特效很好,然而剧情拍得配不上这个特效。
(资料图)
故事当然本来应该是一个好故事的。因为缺乏家庭关爱,而有点抑郁症状的小女孩,在旅游的时候落水,被船上的小丑叔叔舍身救起并获得救赎的故事。
——单提炼这个故事出来,怎么看都该是个好故事对吧?
但它就是被拍得特别的……呃,不合适。
梦境的部分比起揭晓真相的部分,实在太————————长了。
当然了,你可以说欲扬先抑,还有为了做情绪铺垫blabla的。
但是啊,小妹妹在生死关头,整个梦境的基础都是一本就在船上翻过一会,还没翻完就被人夺回去了的童话书——导演是不是对走马灯有点什么误解呀?
而且所有船乘客的对话全都基于船上的乘客们说过的话,女主真的有这么好记忆力吗?自己做梦通常都是挑印象深刻,无意中耿耿于怀的事件来做的,船上的事有那么特别到让女主生死之间都在那反复咀嚼吗?
别的孩子都有妈妈那个地方确实会令人印象深刻,但乘客无意间的对话恐怕并不是。
如果整个梦境都基于女主此前的人生经历的改编,再加上这个深海大饭店明确说了是女主妈妈买过给她的童话书,那大家整个过程就不用云里雾里了,顶多想想为什么女主这个梦为什么这么长,大家也可以在前期就能做到理解并有一定的共情,而不是非要到最后30分钟才解谜。
虽然有人会说梦的事儿不要搞那么明白,出现什么都可能,但是啊,观众并不是在梦里看的电影,而是在现实中,一切逻辑限制器都加上的时候看的电影。梦里也并没有眼睛看电影。你可以拍一个没有逻辑的梦,但醒着的观众长久地找不到意义,就不会有耐心去品味它的精髓了——更何况这个精髓只存在于最后30分钟,一部有效时长90分钟的电影,2/3的时间让初见的观众不明白这些意象景致是什么意思,通常来说这个是会被称作浪费时间的。
特效是需要为故事而服务的,仅仅为了一句“现实没有梦里那么五彩斑斓”,po不知道它这么斑斓的理由是什么。
而且就算抛开这些不讲,南河这个人本身的行动逻辑也是有少许问题的。
我们知道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可能有个伟大的灵魂,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舍己为人——但这样的人通常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会有点征兆的。而很难想象一个面对着小女孩翻翻自己摊位上的书,也毫不留情地夺回去,并说晦气,船上捡到手机也没想着寻找失主而是嘴上说着这属于自己了的人,居然会做出“敲门让人救援,还没得到回复后,毫不犹豫地套着游泳圈下海救人”这种事。
如果他真是这种好人,po更希望他会静静地看着女孩读书,看一半了说这书168,女主说没想买,南河就给降价,女主说自己没钱,他就会说:诶你这孩子,没钱还看这么久,让你爸妈来买嘛(毕竟这是游轮,女孩子肯定是有亲戚带上来的),你喜欢的话我再给你打个折,你看,你都翻这么久了,不买不好吧。
从而引出女主说爸妈不会给她买,让他知道女主爸妈有点问题,特别关注下女主,但还是狠心地说没钱那别看了,去去去。但虽然嘴上赶人了,但没有去夺书,只是女主自己在那赔笑,觉得自己惹大人不高兴了,然后依依不舍地放下了,男主还会目送她离去——这样的一个虽然市侩,一切以钱为中心,但也能看出内心的温暖,让人相信他会去救人确有其逻辑基础的人。
无论船上表现,还是梦中前期的表现,po都根本不认为他有任何做出剧中表现的基础。
除了男主表现跟梦境基础不够让人信服以外,更别说梦境中很多情节画面都为了炫技而存在,并不为了叙事服务,太容易让观众感觉到“冗长”。观众不知道哪个情节是有效的,哪个情节只需要用心去体会,就更难明白片子的主旨了。
从弹幕中也能看出,很多弹幕在那说“什么东西意味着什么”“这里该去电影院看”,其他的大多在表达某种意义上的不耐烦。看电影是不该带着说明书的,让子弹飞哪怕不看解读,它初看的时候也会有着足够吸引人的情节。
此外就是本片的主题并不好。
po没有抑郁症,但po看过一个论断——虽然抑郁症确实是病理性的,但它应该也有诱因。而这个诱因,很大可能是因为患者本身没能适应自身的社会关系。
简单来说,患者的社会关系催生了患病的可能性。这个社会关系可以指代很多东西,比如来自家人的压力,来自工作的压力等等等等。
所以问题的根源,就是要如何改善这个社会关系,从而让自己不再感到压力,这样才可能有痊愈的基础,再搭配药物,这样才能让抑郁症患者完全康复。
单单吃药或者观念上的改变,并不会让这些压力消失,它只会一直存在,一但停药就故态复萌。
但是片子向我们传达的东西,跟多笑就不会抑郁了没太大不同。
片子虚构了一个愿意舍弃生命也要拯救患者的人,然后告诉大家因为有这种人,所以生活还是很美好的,以此来虚构出一个让人能感到开心的精神基础。女孩寄希望于很可能已经不再关心自己了的亲生母亲能改变自己在新家庭中不受重视的现实,渴望从她那里得到自己仍在被关爱的安慰,而片中则把这种渴望,回应以生死关头时拯救了她的英雄带给她的心理寄托。
但是这种精神基础是经不起考验的。po相信,现实中的患者并不是因为遇到这种人不会珍惜他们的善意,而是没有遇到过这种人。
片中也是经此一事以后,所有家人就似乎都把女主放在心上了,女主获得了正常的生活,情绪也好了起来。
但现实没有那么多戏剧性的发展让人一下认清内心,改变自己以及改变所有社会关系。看过电影以后观众并没有获得真实的力量去对抗灰暗的现实,它顶多是一种比“你多笑笑就不会胡思乱想了”更高级点的,似乎有一定心理基础的幻觉而已。
如果让一些得到安慰的人,遇事产生“要是有南河这种人就好了”的感觉,反而一定程度上会去逃避问题的解决,想着自己要是做些出格的事说不定会有助于社会关系的改善——那这就是完全走入歧途了。这并不是说一定会有人这么做,相信观众的大家都是很理智的,这只是一个用于说明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极端例子。
如果你说结尾后的事其实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实际上是双死——那这个故事就更加的消极了呀,连抑郁症患者能改善生活的错觉都不剩了。
总之这片子本来是能拍得更好的,如果不把那么多时间展示画面跟特技,用再多点时间去展示女主内心,去展示南河给女主带来了什么,想通了什么,各种意象不那么隐蔽,挑得更明一点,剧情再围绕着南河对女主的救赎表现得再紧凑点,女主被南河拯救后,如何让家长更加重视了自己,个人的评价会高很多。
但如果要改善这么多点,那现在的它在po这里并不能得到合格分。
因为在po这里来看,任何讲抑郁症的片子,最终都应该有患者与社会关系间的努力沟通跟交流。无论最后结局如何,有这种努力本身都是很重要的。
因为双向的努力才是解决患者问题的唯一方法。一部片子可不应该只能让患者本人获得感动,更应该让你身边的人察觉到你有这种问题需要解决呀。如果你是学生,带着父母或者父/母去看片子,他们没有你的经历看不懂,那对改善你的处境又有什么帮助呢。
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片子都得有现实意义,引起情感共鸣也是很重要的。但让你引起共鸣以外,能让更多人引起共鸣,这才能具有真实的力量。
哪怕你说现实中不可能有这种人,但动画作品就应该给人以这种人可能存在的感觉,并让你获得勇气,甚至能获取如何去改变现状的一些基础建议。
而一部只有相同境遇的人才能有共鸣的片子,无法扩散到更多人身上,也就意味着了解你的境遇是什么回事的人没有变多,你的情况也就不可能有改善。——毕竟让你抑郁的人,并不是跟你一样抑郁的人啊。
真正好的片子不应该只能孤芳自赏,看到有人说看不懂就只能驳斥道要耐心看,这只会进一步减少潜在的想要改变这一不正常的现状的人的数量。——对观看时弹幕环境的回应。
关键词: